為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決策部署,依托2024年度歷史文化名城專項評估工作,近日,云南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公布了《云南省8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》,麗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典型經驗被列入清單。
云南8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公布 麗江經驗成亮點!.jpg (140.08 KB, 下載次數: 4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1-7 09:11 上傳
麗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典型經驗:
健全技術導引方面:一是印發(fā)實施《麗江古城傳統(tǒng)民居保護維修手冊》《麗江古城環(huán)境風貌保護整治手冊》;二是2024年《麗江古城火災防控技術標準》經云南省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廳批準為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;三是建成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監(jiān)測預警系統(tǒng),實施遺產本體3D掃描信息采集項目,實現對141個保護院落建筑物三維、二維信息集成,實時監(jiān)測建筑本體,為遺產保護、監(jiān)測和建筑維修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。
加強聯合管理方面:2023年實施《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修建活動“聯審聯管”工作制度》,古城管理局會同住建部門、文旅部門、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對整個古城的房屋新建、裝修維修實行聯合審批、監(jiān)管,2024年古城保護管理局聯合住建、自然資源、文旅等部門對400余家民居開展聯合巡察;二是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聯席會議制度,成立了麗江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。
嚴格建設經營方面:一是制定施行《麗江古城經營項目目錄清單》,對符合古城風貌、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有助于遺產保護的項目進行鼓勵扶持,將明火燒烤、網吧、影視廳等項目作為禁止項目;二是實施《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傳統(tǒng)商業(yè)文化保護管理專項規(guī)劃》,規(guī)范麗江古城保護范圍內經營行為。
歷史城區(qū)整治方面:實施“五四三二一”工程,拆除古城內部分影響古城景觀和整體風貌的不協(xié)調建筑和建筑密度過大地區(qū)的危舊房,新建和完善“五個系統(tǒng)”:古城排水排污系統(tǒng)、街巷照明系統(tǒng)、古城道路網系統(tǒng)、供水管網與消防系統(tǒng)、電力電信系統(tǒng);新增“四個設施”:高標準的星級公共廁所和環(huán)衛(wèi)設施、綠化用地、文化設施;改造四方街及周邊“三條街道”:七一街、新華街、賣雞巷等主要街道,形成具有鮮明特點和一定規(guī)模、一定吸引力的傳統(tǒng)商業(yè)街區(qū);實現“兩個降低”:通過拆除古城內部分影響古城景觀和整體風貌的不協(xié)調建筑和建筑密度過大地區(qū)的危舊房,降低古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的目的;一是要達到提高古城內部環(huán)境質量的一個目標。
建筑保護利用方面:一是積極挖掘和創(chuàng)新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與民族文化,不斷提升古城文化內涵和品位,在古城內打造了一批歷史底蘊深厚、資源特色鮮明的特色文化院落,共推出了30個特色文化院落,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院落集群;二是文物保護單位活化利用,將紅二方面軍過麗江指揮部舊址、大覺宮壁畫等文物保護單位設置為麗江古城的旅游景區(qū)、景點,白馬龍?zhí)端?、普賢寺等寺廟為宗教活動場所及景點,將木老爺客棧、張家大院、古城老房子茶樓私人產權活化為客棧;三是歷史建筑活化利用,私有產權的活化利用主要用作餐飲、客棧民宿等功能,其他歷史建筑主要用作文化展覽、傳習、辦公等功能;四是傳統(tǒng)建筑保護利用,對具有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299戶傳統(tǒng)民居、236個院落補助性修繕。該項目2007年榮獲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(qū)遺產保護優(yōu)秀獎”。
|